“老杨北京配资网,你说陈老总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”195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,水静放下电话,一脸疑惑地问丈夫杨尚奎。
电话是警卫处长打来的。话很短,事儿却不小。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同志,请她明早八点,去他下榻的滨江招待所吃饭。水静心里直犯嘀咕。丈夫杨尚奎是江西省委第一书记,陈老总来南昌视察,要请客吃饭,按理说也该是请他们夫妇二人。可这通电话,偏偏只点了她一个人的名。更奇怪的是,哪有请客赶在早上八点的?这分明是一顿“早饭局”。事出反常,必有缘由。
杨尚奎看着妻子满腹狐疑的样子,也一时想不明白,只能宽慰道:“去了不就知道了嘛!老首长还能有什么坏事不成。”话是这么说,但这份不同寻常的邀请,确实让这个平静的夜晚多了一丝悬念。
水静和陈老总当然是认识的。说起来,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见到这位声名赫赫的元帅了。第一次是在山东临沂,她还是新四军里的一名普通干部,台下的她仰望着台上作报告的陈毅,只记得他嗓门洪亮,讲话风趣,像个磁场,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了过去。可惜,那时天差地别,连句话都没能说上。第二次见面,也是在1958年的春天,因工作有过一面之缘,同样没有深谈。
这一次,陈老总到南昌,杨尚奎和水静作为东道主,第一时间就去招待所探望。陈毅是杨尚奎的老首长,情谊非同一般。水静热情地挽留,希望老首长能在南昌多待几天,好好看看这座英雄城的建设。陈老总却摆摆手,爽朗大笑,说自己公务缠身,明天一早就得赶回上海。正是因为知道他行程如此紧张,这顿突如其来的“早饭局”才更显得扑朔迷离。
第二天,水静怀着好奇心,准时赶到了滨江招待所。工作人员将她引到客厅,没等她坐稳,陈老总就从楼上下来了,人未到声先至:“水静同志,你好啊!”他没有绕圈子,直接就揭开了谜底。原来,他今天真正想请的客人,是贺子珍大姐。他明天就要走了,临行前想跟老战友聚一聚,吃顿饭,聊聊天。
陈老总解释说,他跟贺子珍大姐虽然很熟,但毕竟男女有别,单独吃饭总觉得不太妥当。因此,他想请一位女同志作陪,思来想去,觉得水静同志最合适。一方面,水静和贺子珍彼此熟悉,关系也不错;另一方面,水静的丈夫杨尚奎又是省委书记,请她出面,既合情也合理。
听到这里,水静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,不禁对陈老总的细心周到暗自佩服。这份体贴,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工作关系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。同时,她也有些心疼。堂堂一位元帅、外交部长,得忙到什么份上,才要把与老战友的私人情谊,挤占在早餐这片刻光阴里呢?
正说着话,贺子珍也到了。她一进门,看到水静,便微笑着点了点头。陈老总更是热情地迎上去,紧紧握住她的手,亲切地问候道:“大姐,您好吗?”贺子珍笑着回答:“我很好。”这声“大姐”,叫得格外自然。有意思的是,陈毅的年纪其实比贺子珍要大。这一声称呼,承载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。那是从井冈山时期就结下的情谊,因为贺子珍是毛主席的妻子,所以陈毅、朱德这些老战友们,都习惯性地尊称她一声“大姐”。这声称呼,无关年龄,只关乎那段峥嵘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。
贺子珍搬到南昌后,生活上受到了省委无微不至的照顾,方志纯朱旦华夫妇,杨尚奎水静夫妇,都待她如亲人。她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老总,言语间满是感激。陈老总听了,欣慰地点着头。老战友们晚年能过得安稳,是他最大的心愿之一。
饭菜很快上齐,三位老战友围坐一桌,边吃边聊。气氛很是融洽。陈老总的胃口出奇地好,吃饭的样子甚至可以用“狼吞虎咽”来形容。在水静看来,这恰恰是身体康健的表现。一个人只有精神头足,身体没毛病,吃饭才香。看到老首长吃得这么痛快,她心里也跟着高兴。
席间的气氛正好,水静又忍不住旧事重提,再次挽留陈老总:“老总啊,您看大家这么久没见,话都说不完,不如就多留两天吧?”陈老总听了,再次哈哈大笑,这次的笑声里,多了一丝无奈和真诚的渴望:“想啊,想得要命,做梦都想!”他坦言,自己是真想留下来,看看南昌的工厂,逛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,和老朋友们好好叙叙旧。但是不行,他吃完这顿饭就得动身,中午前必须赶回上海,下午还有个重要的外事会议等着他。
听到这里,水静和贺子珍都沉默了,心中满是遗憾。尤其是贺子珍,她望着眼前这位豪爽依旧的老战友,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九年前。那是1949年,她刚刚回国不久,满怀希望地想去北京,却未能如愿,心情正值低谷。途经上海时,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得知消息,说什么也要见一面。
当时,陈毅在上海大厦设宴,隆重款待了贺子珍以及同行的方志纯等人。时隔多年再见,陈毅依然尊敬地称她“大姐”,她也依旧亲切地叫他“小陈”。称呼未变,情谊也未变。席间,陈毅热情地邀请贺子珍留在上海生活,并承诺会安排好一切。这份在困顿中雪中送炭般的关怀,让贺子珍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,至今想起来,心里都暖洋洋的。
一顿早餐的时间,实在太短。陈老总匆匆吃完,便起身告辞,赶赴机场。水静和贺子珍将他送到门口,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,心中感慨万千。在那个激情燃烧又无比繁忙的年代,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情谊,没有那么多花哨的表达。它就蕴藏在这样一顿精心安排的早餐里,一声跨越时空的“大姐”里,一次次想留却又不得不走的匆忙告别里。这是一种含蓄而厚重的情感,简单、纯粹,却足以抵挡岁月的侵蚀,在历史的长河中,留下温润的光芒。
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